大家好,我是老王。
青春的少年少女,曾经青春的少年少女,在13年后相遇而交错的情感,会是什么样的呢?
悔恨、泪水、不甘与那种毫无根据的期待,这不就是日本的青春动画作品吸引人的部分吗?
《你的名字》是如此,《未闻花名》是如此,而《知道天空有多蓝的人啊》更是如此。
准备好了吗?
那么,我们开始吧!
东京,对于乡下地方的乡立高中生来说是多么令人憧憬的地方呢?
就如同美国梦一样,《知道天空有多蓝的人啊》与许多优秀的日本动画一样,将场景放到了日本的乡下小地方,微微的昭和感与青春的苦恼微妙的契合在一起,青春的狂妄,成年后对于自我的厌恶,两种情绪让整部作品得以顺水推舟的发展起来。
【葵与茜】
即便外表冷漠,但内在却是温柔与倔强。
即便外表温柔,但内在却是倔强与冷漠。
我们可以看到慎之对葵的影响,从贝斯的选择,对东京的那股逞强,还有自我证明的毅力,对葵来说,慎之就是太阳,照亮着她需要前进的道路。
也正因如此,面对冷漠而颓废的慎之介,葵才会显得那么厌烦,厌恶着改变的慎之介,也厌恶着自己。
「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反对,慎之与茜姊是不是就不会变成这副模样了?」这样的想法或许在葵的心中常存许久。
不该变成茜的负担,该成为慎之正式的贝斯手,这样的想法不仅是出现在18岁的茜身上,在5岁的茜身上恐怕也有有所痕迹。
如果能与自己相爱的人前往东京,你愿意让自己在乡下地方腐烂吗?
18岁的茜与31岁的茜都做了一样的决定。
自己如果离开,慎之介就会改变吗?
自己如果留下,真的像的笑话吗?
想保护的妹妹却说出不想变成自己的样子,那时的茜,心中的又是怎么样的怅然呢?
自己曾经如此喜爱的慎之,却成了被过去枷锁捆绑的糟糕模样,这样的慎之介,是自己的责任吗?
茜的成熟让她成为整部作品中最温暖,却也最孤独的人。
即便所有人都看的到她的孤独与坚强,但她却用笑容挡下了所有的关怀,独自坚强地当着一个称职的「家人」。
勇敢且坦然的面对自己所有的感情,却又扮演着在茜生命中的角色定位,13年来,要真说改变最小的人,恐怕就是茜吧,一如往常的笑容,一如往常的坚强,一如往常的,推动着慎之介前进。
未来是不因年纪而有限的,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茜,令人深刻而心疼的原因。
【慎之与慎之介】
现实与憧憬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?
还未知道社会残酷的我们总是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一片憧憬。
音乐家、发明家、科学家,这些曾经承载着无数梦想的名词,最后却都成为一个个庸庸碌碌的社畜。
高中时的勇往直前,13年后却成了连听自己的作品都会羞愧的大叔。
18岁的慎之无法理解31岁慎之介的软弱。
31岁的慎之介气愤着18岁慎之的天真。
如果没有希望,即便前进了,又能走到哪去?
在还没有遇到慎之之前,慎之介是不是这13年都困在故乡呢?
31岁的慎之介,或许就是慎之无法离开佛堂的原因吧。
就像是自己这13年来无法回到故乡一样,在18岁时,慎之介的时间恐怕就已经停止了吧。
因为茜,因为葵,更因为自己。
想要前进所需要不是天分、不是人脉、同样也不是现实,只要重新怀抱,心中对于未来的那份希望,或许就能冲破枷锁吧,只要怀抱希望。
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】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
不是生与死,
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。
张小娴在【荷包里的单人床】中引用了泰戈尔这篇举世闻名的诗句,而这首诗句在我看来,却也意外能够传达出这部作品中每个人的寂寞。
葵的任性与倔强。
茜的坚强与孤独。
慎之的温柔与落寞。
慎之介的自责与软弱。
因为有了这些元素,《知道天空有多蓝的人啊》才显得温暖而柔软,让我有种回到《未闻花名》时的感动。
或许不是惊心动魄,或许没有华丽非凡,但那种小小的,属于青春的不甘与心动,属于成长的笑容与音乐,都一再再,成为我微笑的理由。
《知道天空有多蓝的人啊》有很多致敬的画面,无论是《穿遇时空的少女》或是《你的名字》,这样有点奇幻,却又如同梦一场的旅程,或许是不论几岁的我们,都需要的吧。
我不敢想像超和平Busters未来是否还会带来能令人感到那种青春的悸动、悔恨与惆怅的作品,但这样的情绪,我想会留在那片蓝天之中吧。
我是老王,我们下次见。